链荚豆
Alysicarpus vaginalis (L.)DC.
Prodr. 2:353. 1825.
≡Hedysarum vaginale L. Sp. Pl. 2:746. 1753.≡Alysicarpus vaginalis (L.)DC. var. diversifolius Chun 广州植物志 334. 1956,nom. nud.
多年生草本。茎直立、平卧或斜升,高20-90cm,基部多分枝,幼时疏被短柔毛。叶为单叶;托叶披针形,长0.8-1cm,膜质,具纵纹,基部合生;小叶柄长0.4-1cm,疏被短柔毛;叶片形状变化大,生于茎上部的叶叶片长圆形、长圆状披针形、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,长3-8cm,宽0.8-3.5cm,生于茎下部的叶叶片卵形、圆形或长圆形,长1-3cm,宽约1cm,下面疏被短柔毛,上面无毛,基部圆或浅心形,先端圆至渐尖,具短尖,侧脉每边4-12条。花序为总状花序,腋生或顶生,长2-7cm,有花6-12朵;花序梗长1-2cm;花萼长5-6mm,近无毛,5枚裂片均为条状披针形,长于萼筒,宿存;花冠微伸出萼外,紫蓝色,旗瓣倒卵形,长约6mm,基部渐狭成瓣柄,翼瓣倒披针形,略短于旗瓣,无明显的耳,瓣柄长为瓣片的1/2,龙骨瓣与翼瓣近等长,瓣片微弯曲,基部渐狭成瓣柄,无耳;子房有6-7个胚珠,被短柔毛。荚果带状长圆形,微扁,长1.5-2.5cm,宽2-2.5mm,表面有网纹,疏被短柔毛,有5-7个荚节,荚节之间两侧不收缩,但有隆起的横的环。花期:5-11月。果期:5-11月。
产地:南澳(张寿洲等 1988)、排牙山(张寿洲等 2189)、莲花山公园(李沛琼 011108),本市各地常见。生于旷野草丛中,路边、田边及海边沙地。海拔40-100m。
分布:台湾、福建、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海南、广西及云南。印度、斯里兰卡、不丹、尼泊尔、缅甸、泰国、越南、柬埔寨、老挝、菲律宾、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。
用途:全草药用,外敷有去腐生肌的功效。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2010《深圳植物志》第2卷 295页
544
544
图 342 链荚豆 Alysicarpus vaginalis
544
图 342 链荚豆 Alysicarpus vaginalis
1.植株的一部分、托叶、叶、总状花序及果序;2-4.不同形状的小叶;5.花萼展开;6.旗瓣;7.翼瓣;8.龙骨瓣;9.雄蕊;10.雌蕊;11.荚果。(李志民绘)
1.植株的一部分、托叶、叶、总状花序及果序;2-4.不同形状的小叶;5.花萼展开;6.旗瓣;7.翼瓣;8.龙骨瓣;9.雄蕊;10.雌蕊;11.荚果。(李志民绘)
版权所有 ©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 粤ICP备09129350号-9      
地址:深圳市罗湖区仙湖路160号 咨询电话:(0755)2573 8430 Email:fsz@iplant.cn